中国社保网社保新闻政策法规社保查询维权案例社保观点社保知识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办理指南社保问答社保计算器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保新闻 >

全民养老的目标与现实(南方网 房连泉)

 字体时间:2008-10-22来源: 中国社保网编辑:社保网-夏宇
【导读】:全民养老的目标与现实(南方网 房连泉)

全民养老的目标与现实
2008-09-18 12:05:36 星期四  南方网 作者: 房连泉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有所养”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追寻“大同社会”的梦想。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全民养老”时代的大门自此开启。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探索“全民养老”的报道不断出现。总结这些城市“全民养老”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试点计划大都由地方政府或部门发起,以地方政府条例或会议文件形式出台;

第二,全覆盖的目标群众包括城镇无业人员、无保障的老年居民和农民等群体;

第三,政府财政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大都采取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相结合的三方筹资机制,财政补贴是推行计划的一个重要条件;

第四,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实现“全覆盖”重点,各地的具体做法和制度模式不一。有的城市建立单独的农保制度,有的城市纳入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在个人缴费比例、政府资助比例以及养老金待遇上存在较大差距,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力等因素相联系。笔者未做过全面统计,全国还有多少类似的“全民养老”工程。努力使全体人民老有所养,尤其是将长期被排除在外、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纳入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十七大”目标的重要举措。从改革实践上讲,各地的积极探索和试验无疑是富有创新性的,具有破冰意义。

但对于不断涌现的“全民养老”工程,笔者也存在着几点疑虑:

第一,慎用“全民养老”概念。从国际上看,“全民养老”的对象不是一个地区概念,而是针对国家整体而言,是指实现全体居民的应保尽保。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全国统一的大劳动力市场,它要求养老保险计划具有“便携性”,即劳动力从一地转移至另一地时,保险关系能够转移接续。如果“全民养老”以地区和户籍范畴来衡量,势必会造成“画地为牢”、“诸侯割据”,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即使各地全部实现了“全民养老”,对于整个国家来说未必有多大意义。此外,从目标群体上划分,“全民”应包括哪些范围,目前似乎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从大类上分,我国目前存在针对城镇企业职工、事业单位、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务农农民等群体的多种养老保险制度。从保障角度讲,还应将覆盖城乡无生活着落的老年贫困居民纳入社会养老范围。因此,在这种国情下,“全民养老”不应是一个“笼统”概念,各地的养老保障“扩面”工程应更务实一些,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2020年的“全覆盖”目标。

第二,“全民养老”的发起主体定位问题。社会保障制度的发起主体是国家,是中央政府,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毫无疑问的。大家都知道,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特点是大数法则,地区范围越小、覆盖人群越少,统筹能力也就越差,风险化解能力越低。目前各地做法的“五花八门”,在缺乏国家制度支持的情况下,这些试点的发展远景面临不确定性。因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中央政府出台统一的对策,从制度模式、管理机制和待遇标准等方面统一规划,确定实现“全民养老”的日程方案。短期内的地方探索是值得称赞的,但也易带来不良后果,突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制度的“碎片化”问题,即各地制度自行其是、地区分割、无法衔接;二是路径依赖问题,如果制度推倒重来,将会产生大量的沉淀成本。

第三,实现“全民养老”的制度模式选择问题。21世纪养老金保障制度的基本特点在于多支柱框架,在过去10几年内,世界银行的观点已从三支柱过渡到五支柱框架,开始强调“零支柱”养老金计划的重要性,即对于那些无力参保的贫困群体由国家负担养老,这是实现“全覆盖”的一个重要条件。即使在作为私有化改革典型的智利,2008年其改革也开始发生转向,引入一个社会普享型的养老金支柱。实现“全覆盖”的难点在于社会弱势群体或者说是底层低收入群体。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看,针对这部分群体主要有两种类型的保障制度,第一种是目标定位型的社会救助养老金,即针对无力参加正式社会保险制度的群体由国家发放社会养老金;第二种是普享型的社会养老金,即“人头费”,向全体老年人发放定额养老金。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显然发达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第二种方式是不符合国情的。第一种方式作为“补缺型”的保障制度,优点在于成本较低、针对性强,在当前阶段下,将老年贫困人口纳入该制度框架是实现“全覆盖”的一个现实途径。目前,全国有些地方正在试点“社会养老金”的做法,例如,北京和广州等城市,但具体做法不一。笔者也认为,利用当前有利的财政形势,出台全国统一“社会养老金”政策的时机已经到来。

第四,社会保障公共财政资金应做到“运用有方”。近几年我国财政形势良好,2008年上半年,财政盈余已到达超万亿元的水平。充分发挥财政职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支出,是公共财政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各地试点中,政府买单承担责任的做法是可喜的,但也应注意到几个问题:一是财政资金运用应注重效率。在实现“全覆盖”过程中,不顾财力,匆忙“上马”、“提标”、“加速”的做法是值得警惕的,社会保障支出具有刚性特点,过高投入易造成养懒人的福利陷阱;二是财政支持的制度保障。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未定型,财政资金使用应本着有利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原则,在补助方式、目标人群和定额待遇等方面以制度化规则确定下来,谨防部门博弈、讨价还价、朝令夕改的倾向;三是财政支持的可持续性。近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好的上升势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土地转让收入以及与房地产、金融等产业相关联税收所得的大幅上升。财政实力的加强为加大社保支出奠定了基础,但这种支出应具有可持续性,应具备长效机制,减少因地方政府换届、财政条件变化而带来的不利冲击;四是财政支持的针对性。在社会养老支出上,财政资金的目标应集中在那些社会弱势群体上,即“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在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的地方,谨防计划经济下的“撒芝麻式”平均主义做法。

“全民养老的目标与现实(南方网 房连泉)”由中国社保网收集整理编辑。

本文地址:http://www.shebaodata.com/xinwen/2693.html

为了社保知识的普及、信息的传播,中国社保网欢迎您转载分享。但请注明文章出处并保留完整链接。否则我们将保留追究其版权责任的权利!

【免责声明】文章采自网友投稿刊登及网络转载,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文中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中国社保网是一个公益性质网站。文章版权永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
本文已帮助

最新刊登

1

赞助商链接

猜你喜欢

今日热点

【以案说法】自愿放弃社保,可以吗?

点击排行榜

  • 新闻
  • 观点
  • 政策
  • 案例
  • 知识
  • 办理
  1. 2016事业单位事假、休假、病假的有关政策规定
  2. 2017年上海最新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一览表
  3. 国家医保局: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达93万人次
  4. 社保怎么补交?农村户口的要怎么补交社保费?
  5. 2017年已经到来:社保卡等新规你必须知道
  6. 内蒙古社保卡进度查询
  7. 2016公务员最新级别工资一览表
  8. 个人可以补缴社保吗?个人补缴社保流程
  9. 社保断了需要补交吗?中断之后如何补缴?
  10. 2015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单位缴费比例

随机推荐